多樣性與社會安定度之關係--另種詮釋
2008-03-04優勢種:控制社會大部分資源,除去優勢種會使社會特性改變
從屬種+稀有種:控制社會多樣性,除去從屬種+稀有種,對社會的改變不明顯
以職業而言:
優勢種好比人類社會中的賺錢行業,如果現在把科技業從台灣移走,會使台灣社會的特性改變。但如果現在把伐木業從台灣完全移走,這樣對台灣社會的影響不會太明顯。
以下節錄自森林植物生態學 ,並用"多樣性"取代"歧異度"一詞
目前現況是:
"優勢種的最適界與生育地條件接近,故控制了大部分環境資源及社會安定性"
以目前而言,現在賺錢的行業適應當下的產業經濟環境,因此該行業的所得影響了社會上大部分的經濟與安定。
但考量未來:
"少數種的生態幅度與目前生育地環境,雖不太符合,但就整個社會而言,可說是儲備了極大之生態適應性"
現在從業人數比較少的,賺錢沒那麼多的行業,雖然是沒那麼適應現在的經濟環境,但長遠來看,一個社會有各行各業,各有專精於冷門領域的人,是儲備了對未來很大的適應性。
"與社會之安定性最有關係者,為多樣性,而非生產力"
讓這社會穩定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產業、文化、生態、、、各項多樣性,而不是單靠賺錢的行業就能讓社會穩定。
因為當產業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時:
"不適應的種可能消失"或是使原本的優勢種"降低優勢度"。
不適宜的新環境的產業會被淘汰消失,或是原本最賺錢的行業沒那麼賺錢,但也可能更賺錢。
"其他繁多之生物中,必有可適應者,遂取得優勢"
因應新的情勢一定會有行業興起,成為熱門的賺錢行業。冷門的行業也有成為熱門行業的機會。
因此
"整個社會經過一番調整後,可迅速恢復其安定性"
"多樣性的社會,具有適應不同環境的潛在能力,故安定性越大"
最後感想:
生態領域雖然不是台灣現在熱門的賺錢領域,生態是台灣諸多冷門領域中的一個,是產業中的稀有種,稀有種沒有控制社會上主要的資源,但稀有種增加了多樣性,增加了社會安定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