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 收割後浸水

2017-07-23

收割季,水圳的水位多半低低的(7/19攝於臨棄耕田)

20170722(7/23補寫)

文/猿人

本來今天早上應該早點去田裡,但想到明天就要上班,且這連續四天都沒有稍微休息一下,就覺得早上晚點再出門,下午再早點回來,剛好有個空檔,就來補一下昨天的記錄吧!

7/22早上因為有別的事,變成九點才去田裡,這次去田裡的主要目的是將所有田區開入水口及關出水口,因為要準備灑田菁種子了,灑之前需要讓田裡的土是濕的,這樣田菁種子下去才可以吃到水然後發芽。

開入水口後及關出水口本身不是太困難的,但因我們已經收割的田區有17塊,變成這17塊都要一塊一塊去走,進出水口全都要看就會花比平常巡水更多時間,而我錯估以為一個半小時就走完了,最後共花上兩個小時,田區多要做巡水相關工作真的很麻煩。

首先是彩鷸田,這塊的進水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田埂有很大的破洞,放水進來後會從破洞流出去,因此在把水打開後,就拿著鋤頭去補破洞了,只是這個洞比想像中還要大很多,而且從工作站出來時沒想到要帶圓鍬過來,處理的難度自然更高,再加上我忘了前一天把大鋤頭先泡水,結果大鋤頭因為太久沒使用的關係,頭已經嚴重鬆脫,一時沒意識到就照平常的使用方式用,沒幾下鋤頭的頭就整個鬆脫,即使我有再想辦法處理過也無法回到原本的樣子,後來只好用小鋤頭繼續挖,速度當然比大鋤頭慢,好不容易把洞弄到看起來是補好的,但也因為水還沒流過來而無法確認補的狀況,還是要等晚一點再過來看才知道。

再來是小水龍頭田、臨棄耕田、水龍頭田及臨土地公田,這幾塊也是開入水口且關出水口,只是這幾塊的出水口都不是那麼容易關上,除了小水龍頭田的出水口是用大量銀黑布來塞住以外,其他的都是以挖水稻的根過來填土,這種土因為有帶根而比較潮溼,比全乾的土還要適合。再來是小三田、菜園田、2.1分、2.6分、手插秧田,基本上做的事都差不多,只是小三田的出水口附近本來就知道在水位過高時會漏到後面的白宮田,這點沒有鋤頭根本無法處理,時間的關係也沒打算在這時候處理,接著菜園田把較低的出水口塞好後,等水流過來應該就可以流到後面的白宮田了,只是之前溝挖的很深,要補出水口的洞可能要多補一點才比較保險,也因此多花了點時間,而2.1分雖然有補了,也不知道補的效果如何,一樣要等水流過來才知道,2.6分則是只需要把蓋子蓋上就沒事了。手插秧田有多花點時間,因為這塊除了本來的兩個出水口外,旁邊的小田埂我還另外挖破兩個點,要是這兩個點沒補,只封出水口就搞笑了,這也是要另外再確認的地方,沒有水無法判斷會不會漏水。

接著是到尖瓣花田及水丁香田,本來收割完老婆是說尖瓣花田要先放水,但因進水量其實也不太夠,放了三天田裡還是沒有淹到全部區域,當然也有可能是之前出水口封的不夠好造成漏水,就再稍微把出水口封的更實,直到看到從出水口漏出來的水量更少才走,而水丁香田則是因為沒放水且田裡漏的水會往尖瓣花田流,首要工作變成是把水會流到尖瓣花田的區域先封起來,接下來就要等田裡的水自己流到每個區域了。再來是到深溝龍B封出水口,然後是封大排田、白宮田、小菜園田的出水口,也開小菜園田及深溝龍A的入水口,沒有特別封深溝龍A的出水口是因為A的水要流到B,另外還特別把白宮田往大排田的通道先封住,因為大排田之前有把稻草留給田對面的鄰居,而鄰居現在把草紮起來曬,想說那就先不主動把這塊淹滿,若封的不夠實而淹滿就算了。

好不容易巡完就已經快十一點半了,回工作室休息,沒多久又換裝備去烘穀廠幫忙。這幾天烘穀廠都沒人幫忙,前面的人出完穀後都沒來是可以想像的,但後面的人應該要想到,如果烘穀機的稻穀沒出穀,那後面的稻穀根本沒辦法進,也難怪烘穀廠的朋友會很困擾,不過也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他們不了解這些,總之我有空就過去幫忙,就待到下午四五點才走。離開烘穀廠後接著的就是再到田裡巡水,這次巡主要是看水有沒有淹到整塊田區,結果所有田區中只有菜園田及臨土地公田的水量是夠的,其他小田區可能還有淹到一定程度,大田區根本連一半都還沒淹到,如果隔天想要漏田菁的話,這樣的水量根本不夠用,甚至深溝龍A的水還沒流到B,因此巡完一圈後只有將幾個出水口漏的比較嚴重的區志處理一下,其中最嚴重的是菜園田,之前就會從旁邊漏到小三田的出水口再排出去,現在又再次發生了,當時手上也沒工具,就用手挖土來補,不然一直漏水也不是辦法,這等之後再挖開處理,不過如果地主之後真的把菜園搬到這一側,那似乎也不需要處理。

都巡完後又去水草田看一下,最近忙收割相關工作,完全沒過來,一來看到又在漏水,而且不知道已經漏多久了,只好用手硬是把漏水處先簡單處理過,只是覺得田埂可能也有較大的洞,不然排水道怎麼會有這麼多水在流,這就一定要有工具了,也看著上面的黑糯米很多已經開始變色了,本來預期可能要三週後再請機器來收,也許會跟其他田區一樣快速成熟,目前仍預計要放水到下週為止,再來曬個一兩週的田就可以收割,希望這塊在收割前不會遇到颱風,遇到也不能怎麼樣,總之就看是我們還是上天收成啦!

這幾天勞動量高,喝水量也比平常高非常多,特別是在烘穀廠喝更多,而且都是直接拿他們的瓶裝水喝,後來覺得應該要自己用大保特瓶裝水喝會比較好,不然實在太不環保了,昨天特別裝水過去喝,感覺特別好,希望之後盡可能的記得環保些。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小鶹米 © 2013 | Plantilla diseñada por Ciudad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