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早起涼爽
2017-06-2920170629
文/猿人
終於到了有點空寫早上紀錄的時候了,奇怪今天明明是星期四,怎麼還有紀錄可以寫,原因是早上八點要看牙齒,想說早點起床就可以巡水,偶爾一次還OK,去年那樣長期早起太扯了 Orz
早上四點半就起床,因為現在宜蘭還沒五點天就開始亮了,當然也要早點趕去工作站拿鋤頭,在五點前出現在田裡,現在是走我自己的巡水路線,從彩鷸田開始,最後結束在深溝龍A,幾乎每一塊田區都有巡進出水口,當然也是有例外的,像深溝龍A就沒巡出水口,水草田則是沒過去巡入水口,其他田區大致上都有巡過。
首先在彩鷸田看到出水口一直在排水,覺得田裡的水位似乎可以再高一點,就把出水口放點石頭稍微擋下一些水,這樣排水量會比原本還要小一點,理論上田裡的水應該可以蓄更多的,接著連續好幾塊都是巡過後什麼都沒處理就離開了,直到2.1分一看就知道需要再處理,因為入水口的水位不夠高而沒進水,田裡也很乾,一定是出水口又把水漏光,帶著鋤頭走到後面,果然跟想像的一樣漏光了,就挖稍微遠一點點的土過來補,補完後再用腳踩個幾下,雖然這時候沒辦法看出補的效果,但我想這樣應該多少有用,再來就等入水口的水慢慢流過來才知道了。
接著從後面走到2.6分的出水口時,發現水位過高而排水,便走到前面將入水口給蓋起來,這樣至少水位可以慢慢回到正常的高度才對,而之後要曬田也會容易很多,畢竟這塊是目前唯一一塊已經挖完排水溝的田區,等到下週要曬田時應該更容易曬乾。再來是到手插秧田,前一次雖然有把入水口打開,再把出水口封起來,但當時認為這塊光靠著湧泉水就可以把田區淹滿,沒想到最近的湧泉水量不夠淹滿這一整塊,甚至我走到出水口看到的仍然是乾的,表示水根本沒有流到後面,而之前下的雨量不大,本來積的水可能又曬乾了,便將入水口打開,應該半天內就可以淹到後面。接著再回到2.1分調整入水口的水位,本來走到出水口前就有想過要不要先調整看看,但又怕調整完後水量過大,導致出水口補土不易,才會最後再過來調整入水口的水位,調整完後就走小三田跟菜園田的田埂,因為菜園田會從田埂漏水到小三田的出水口,延著田埂走比較容易注意到,有趣的是走到後面發現到的是小三田一直從水圳底下漏水到後面的白宮田,而且是用聽的就知道在漏,可見漏水量有多大,偏偏小三田的土已經在之前曬田時曬到非常硬了,不太容易挖土過來補,就改挖白宮田的土過來補,補好後才去巡菜園田、白宮田及大排田的水位,看起來ok,就往尖瓣花田及水丁香田走。
水丁香田看起來問題並不大,但尖瓣花田的問題就大了,因為尖瓣花田在好幾年沒耕作後變特別肥,水丁香田可能因為肥會往尖瓣花田流掉而沒那麼嚴重,就看到尖瓣花田有一小區已經開始有倒伏的現象,這跟前年看到農友的田狀況有點像,而那位農友最後也因為倒的太嚴重而影響收成,想到這點就覺得還是提早曬尖瓣花田,雖然收成量可能多少還是會有點影響,總比倒伏的影響小吧!除了不進水,還把尖瓣花田的出水口打開排水,應該一兩天內就可以曬更乾才對,不過星期六我可能還要來挖條溝,這樣之後如果有什麼意外,水才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排掉,也更不容易發生倒伏的問題。
再來到水草田時,看到黑糯米正準備大量開花,本來還想下去移值那株可能是”鬼稻”的稻子,既然都在開花就沒辦法了,反正那株鬼稻在上週看的時候已經開完花在結穗,目前對其他稻種應該不成影響,但水草田現在的問題是田裡的水不夠多,而且看起來並不是漏水的問題,極有可能是水圳流過來的水就不夠了,而這時候已經六點半,判斷後覺得早上應該沒機會處理就直接往下一塊。
再來到深溝龍B的出水口附近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在田區的角落又漏水,跟之前一樣是土被沖出一個小洞,還好現在還只是個小洞,挖土補好後應該就沒什麼問題,接著再去小菜園田,看到入水口的水流不進來,因為被垃圾給卡住,打開後再到幾個排水的地方確認,那些地方雖然有補土,但可能之前水量較大時把土沖掉了,就再挖點土過來補好,應該可以再蓄點水,最後看深溝龍A時沒發現什麼問題,這時候也還沒七點,就稍微清洗回家等待看牙齒囉!
早上四點半起來其實還蠻涼的,一直到六點半後才開始有覺得比較熱一點,如果有戴斗笠應該可以撐更久,星期六早上預期要挖好幾塊田區的排水溝,可能也都會五點就到田裡,不過不用擔心會過勞,因為可能還沒九點就回家睡回籠覺啦 XD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