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名劇碰上客家 竟然跑出機車猛男? 《福春嫁女》挑戰客家戲劇刻板印象!
2007-09-0110月12-14經典20--新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
我超愛果陀改編馴悍記的"吻我吧娜娜",而看了福春嫁女的簡介似乎對馴悍記會有非常不一樣的詮釋,不論是否加入客家元素,這兩個作品畢竟年代差了十年,想法觀念也不同了。總之很期待從中享受進劇場看戲的樂趣,要是能從中得到對"悍"與對"客家文化"有新的感想那就更好摟。
有黃士偉,而且還是改編馴悍記,加上號稱"新客家",太讓人心動了啦~
--------------------以下為簡介-------------------------------
轉載客委會網站:
莎翁名劇碰上客家 竟然跑出機車猛男? 《福春嫁女》挑戰客家戲劇刻板印象!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7163&ctNode=308&mp=307&ps=1
當莎翁名劇碰上客家,舞台上竟然跑出了機車猛男?新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10月12~14日國家劇院隆重登台,挑戰你我的刻板印象!由行政院客家委員
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共同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承辦的《福春嫁女》,在莎翁名劇《馴悍記》的骨幹下,移形換影融入客家元素,讓人見識客家男女在煞猛打
拚之外,也有熾熱、狂亂的愛情。
擔任導演的香港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院長蔣維國表示,《福春嫁女》涵蓋三個屬性:客家文化、莎翁名劇、音樂歌舞劇。蔣維國認為,莎翁作品具有經典地位,首齣
客家歌舞劇就選擇《馴悍記》改編,有「瞄著世界」的雄心企圖;但《福春嫁女》並不只是客語版的《馴悍記》,而是將原劇強悍粗暴的「馴妻」過程,代之以客
家濃郁鄉情的感化與感召,是「客家文化馴化了愛情」。而為凸顯客家文化特質,在男主角迎娶女主角的部份,就特別安排正統客家八音現場吹奏,並不時將傳統
客家婚禮儀典穿插於情節中。
除了傳統八音,《福春嫁女》的音樂還有許多創意巧思。「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教授將西方歌劇管絃樂大編制曲式予以輕快改裝,並在樂句間巧妙融入客家音
樂元素,極具挑戰。再加上青年編舞家何曉玫與蔣維國共同構思多場瘋狂、熱鬧場面,如網咖飆電玩、重型機車猛男秀、婚宴大廚菜刀秀等,屆時臺北藝大舞蹈系
數十名舞者將在台上騰身飛旋,不論聽覺、視覺都極其豐富。蔣維國還賣個關子,在大廚菜刀秀那場戲,舞台上可能會飄出一縷客家菜香,究竟是福菜淡淡的醃製
香?還是薑絲炒大腸撲鼻的酸甜?敬請期待。
藍衫是極具代表性的客家服裝,當然也被運用在這齣歌舞劇中。資深劇場服裝設計家林璟如認為藍與藍之間也有變化,為了表現深藍、靛藍、海青藍......等多層次
的感受,她特別親自染布,製作了十多套藍布衫。而在現代客家的面向上,除了男女主角一身都會勁裝,一心嫁女的「劉福春」與眾親友則是客家男性慣見的竹紗
衫配上黑西褲,兼顧現代與傳統氛圍。
編劇之一的黃武山是道地的客家「後生」,對於改編《馴悍記》,他笑著說其實「恰查某」過去與現在都普遍可見,她們往往是自主性較高的女人,像是女主角
「劉麗君」就是抱持不婚主義的現代都會女性;相對之下妹妹「劉麗月」嚮往愛情、信賴婚姻,卻在浪漫與敦厚的兩個男人間猶豫不決,如一尾擺盪於愛情海的美
麗熱帶魚。男主角「鍾友嘉」帶著大男人思想,又是電玩、體育好手,是個雄性激素充分顯露的「猛男」。這些角色由「劇場小天后」徐堰鈴、跨界帥哥黃士偉、
多棲才女洪瑞襄等人飾演,再加上男高音陳忠義、《四月望雨》江翊睿,以及黃紹彬、羅思綺、楊秀衡、張聖潔等客家音樂、歌舞劇好手,精彩可期。
在臺北藝大的雄厚支援下,《福春嫁女》台前幕後共動員三百多人,呈現台灣表演藝術少見的壯闊場景,將於10月12~14日在國家劇院演出,相關詳情可至
行政院客委會網站(www.hakka.gov.tw)或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查詢。
------------------------------------------------------------------------
轉載兩廳院售票網
(註:用"福春嫁女"搜尋不到該表演,要用"經典20--新客家歌舞劇"才能找到該表演)
http://www.artsticket.com.tw/NewSitePages/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
經典20--新客家歌舞劇
2007最嗆也最浪漫的新客家歌舞劇
首度公開客家大男人與大女人的愛情計畫
十六世紀莎翁愛情喜劇,二十一世紀的新客家歌舞劇
讓這場兩性戰爭告訴你...愛情有什麼道理?!
莎士比亞的戲劇,一向以高潮起伏的故事情節為人稱道,打破各種戲劇界線,把笑劇、鬧劇、喜劇、悲劇、傳奇劇等因素融匯一起,使戲劇富有藝術趣味。為創新
客家藝術創作的新境界,本劇以莎翁愛情喜劇《馴悍記》為改編藍圖,嘗試將莎翁戲劇轉化為客家歌舞劇,進一步把客家戲劇語言、精緻舞蹈動作、傳統客家音
樂、舞台美術以及客家傳統服裝等要素,結合於現代戲劇元素的表演手法中。
莎翁原著的故事背景為十六世紀,本劇則把時代背景拉到台灣的當代時空。本劇將從客家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表現的是現代男女的愛情哲學觀,突顯兩性互動之
下所激發出的詼諧嬉鬧與輕鬆情境。精采熱鬧的歌舞演出,將呈現出客家男人與客家女人的機智幽默,讓你全新感受客家歌舞的新魅力。
本劇融入優美的客家詩詞、棚頭唸白和客家童謠諺語的藝術;在音樂部份,將漸趨消逝的傳統山歌與現代客家詞曲鋪陳於劇中。本鉅特別邀請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
院院長蔣維國執導,本土作曲家錢南章音樂設計,指揮張佳韻帶領樂團和合唱團現場演出,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服裝設計,中生代編舞家何曉玫編舞,編劇則由
王友輝帶領由新生代戲劇工作者黃武山及林建華擔任,舞台及燈光設計邀請到新加坡最活耀的舞台設計家呂萍及國內知名劇場家簡立人。堅強的創作陣容,預期將
開創出獨具客家韻味的新戲劇美學。
【演後座談】10/14(日)地點:國家戲劇院一樓大廳(憑票入場)
【製作群】
製 作 人:朱宗慶
藝術總監:吳榮順
行政總監:詹惠登
導 演:蔣維國
作 曲:錢南章
指 揮:張佳韻
編 劇:林建華、王友輝、黃武山
編 舞:何曉玫
服裝設計:林璟如
舞台設計:呂 萍
燈光設計:簡立人
演員:黃士偉、徐堰鈴、陳慧如(10/12)、洪瑞襄(10/13、14)、
陳忠義、江翊睿、黃紹彬、羅思琦、楊秀衡、張聖潔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