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鳥不如種樹

2005-12-03

晚上陪同學去鳥店(此指真正賣鳥的店而非我們實驗室)

看著籠中鳥真的很可愛

但是我無法不去看到那個 「籠」

小小的隔間 關住那自由的翅膀

還是沒辦法面對這樣的場景

逛了一陣子頭暈目眩 趕緊自行遠離鳥店



「圈養」對不同的動物產生不同的緊迫

Lorenz的書中提到將靈長類關在小籠子中是多麼殘忍的事

時空回到高中參觀動物園與狹小籠舍內紅毛猩猩四目相交的那一刻

我感到害怕 慌亂逃離現場



這樣的價值觀一直沒變

從那個做蝴蝶標本哭到做不下去的高中女生

(這段故事說來好笑了 有空在說)

到現在做鳥類調查只敢遠觀不敢褻玩的研究生

今天跟朋友聊到做標本的事情時腦中也在想這件事

「對於動物的生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待標準」

我承認我龜毛(誰叫我是處女座的)

動物不就是應該自由自在奔跑、翱翔、跳躍

在鄉下連小狗公雞都有這項權利

看著籠中鳥 心裡實在是會想起牠們被剝奪的自由

(寵物鳥我覺得還好 是針對那些從野外抓來賣的鳥)



可是 我能做什麼呢?

寵物市場就是存在

抓野鳥來賣的情況就是現實

宣導大家養原本就是寵物的寵物鳥!?

可是稱為寵物『市場』就是會用新產品吸引買氣

除了自己不養鳥之外

我只能在籠中鳥的籠外暗自掉淚


1 則留言:

  1. 「妳能做什麼呢?」<br />
    離開現在的朋友!!<br />
    <br />
    這句聽起來很莫名奇妙吧?!我的意思是,妳現<br />
    在朋友,大多都是和妳一樣,在保育圈裡活躍的<br />
    人;如果你一輩子都是處在現在的朋友群裡,你<br />
    會影響不到那些真正需要被正確引導的人。當<br />
    妳有一天,和另一群不同背景的人相處在一起,<br />
    妳那些過去以為再平常不過的行為、言論,才<br />
    會對他人產生影響,才有可能產生改變。<br />
    <br />
    就像自備餐具、便當盒和購物袋這些事,我從<br />
    研究所時開始養成這個習慣,身邊的人大部份<br />
    也是這樣做;來到東港後,我變成「全東港」唯<br />
    一這麼做的異數,但我樂在其中,因為很多人注<br />
    意到我這樣做了,我想,總會激起1、2個人加入<br />
    這個行列,然後會有愈來愈多人這麼做,這樣不<br />
    就成功了嗎?<br />
    <br />
    所以,請堅持理想,然後走進不同的世界裡去冒<br />
    險一下吧!

    回覆刪除

 
小鶹米 © 2013 | Plantilla diseñada por Ciudad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