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海洋與是誰偷走了我的乳酪

2003-06-18

Dear All:



牛奶海洋一文是朋友轉寄給我的信,讓我想到我小時後發生過的

一些事。我小時後很皮,又愛玩,會把痱子粉灑在客廳的地

板上,當作溜冰場一樣玩耍,不過玩完後會自動把地板拖乾

淨。也會把木板架在窗台上當成溜滑梯玩;把客廳的藤椅倒

過來,坐在椅子背面,當成飛機的駕駛座;把客廳的一面牆

當成是塗鴉的畫布;把大棉被鋪在地上,像折紙飛機般折成

「棉被飛機」還煞有其事的折兩台飛機,坐在飛機上和弟弟

對戰。好像從小就習慣自己找樂子後要恢復回原狀,印象中

也都沒因此被家裡人罵過(除了一次,爬到新買還沒裝上去

的馬桶上,把馬桶打破那次,怕被罵先跑去躲起來)。



我覺得「牛奶海洋」一文中的想法,真的很重要,相形

之下中國傳統教育中,直接罵與太捨不得讓孩子動手的方式

,就無法從錯誤中成長與養成負責任的態度。更深一層的影

響是,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懂得面對到人

生中難免的失敗挫折。



「窗邊的小荳荳」一書對我的一生影響很大。書中就有

一個情節是小荳荳為了找掉到毛坑的錢包,把學校化糞池中

的”東西”一瓢瓢挖起來,校長看到後只是輕描淡寫的提醒她

要把東西物歸原處,然後就祇是關心她的進度而已。小荳荳

在花了好大的勁把化糞池中的”東西”快挖光時,她就開始思

考要如何做到和校長的約定,把東西都物歸原處,結果她把

一切歸還好,以完成一件大事的心情結束。故事中校長的關

心和提醒不正與「牛奶海洋」中的媽媽有著一樣的教育理念。



我們的年紀是還不到教育子女的階段,但我們是否能和

那一個「打翻牛奶的孩子」一樣,在人生道路上也有信心和

勇氣不斷地嚐試、實驗;儘管有時還是會出錯,學習用「心

平氣和」的心來看待,並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Dear All:



續上篇轉寄文章…

暢銷作品「是誰偷走了我的乳酪」也有相似的啟發,在

面對我們不希望的改變時,我們要如何正面思考作出積極的

正面反應。我今天在這期中考週的前一晚,打出這篇文章,

一方面是要向友人們說:前兩個月因為腳不方便,日常生活

方式與人際關係大為改變,每晚腳會輕微疼痛且造成難以入

眠,覺得悲觀,覺得未來是很模糊的方向,喪失自信心。

常常覺得自己是村上春樹「作品發條鳥年代記」中躲在井底

思考的那個主角,與世界疏離:

「大概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消失了吧

我消失了,世界還是不痛不癢地繼續在轉動著吧」

~ by發條鳥年代記 第二部 預言鳥篇 ~



總之,既消極又悲觀一天平均睡10小時,不閱讀,

不能運動發洩情緒,不找老朋友談心紓解壓力,只是沉溺

在自我悲憐中。雖然昨天我在書軒看關於登山的書時仍會

偷偷在眼角泛著淚光;雖然我對作生態研究的志向會有所

改變。情況還是有點糟,但至少我有振作多了,開始和朋

友談起不愉快的事抒發累積以久的情緒,一樣的事多說個

幾遍,就變的沒那麼讓人難以承受。我會加油的!也要做

好一個學生應盡的責任~趕快完成專討!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就能自信滿滿的向好友們談起

我接下來要走的方向。有空時,也幫我加油打氣一下!





草藥味之 佳玲 敬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小鶹米 © 2013 | Plantilla diseñada por Ciudad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