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綠建築參訪-礁溪鄉公所、楊士芳紀念林園、凱旋國中
2009-10-292009綠建築邁向生態城市研討會
日期:20091014
成員:Owlet以及其他約40位與會人士
主辦單位: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
行程:礁溪鄉公所-->楊士芳紀念林園-->凱旋國中
早上owlet從宜蘭出發前往礁溪鄉公所,與由台北出發的成員會合,雖然下著雨騎機車有點不舒服,但是居然看到一隻魚鷹從天空低飛而過,超幸運的!
等到台北的成員抵達後,先進到鄉公所的會議室簽到,這個會議室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古蹟喔!也是當時改建時的主角,其實這個活動是研討會第三天的參訪活動,owlet是只報名這一天的參訪,稍微觀察一下簽到名單,大多是某某建築師事務所的人,不過也是有少部份像我一樣好奇的一般名眾。
礁溪鄉公所與接下來的楊士芳紀念林園皆為黃聲遠+田中央設計群的作品,今日來解說的是王士芳先生,剛好是上次在太陽埤時遇到有多聊幾句的設計師。士芳說其實礁溪鄉公所的主題是保存舊建築空間並非今日主題綠建築。這間會議室是日治時代的建築,經過改建成為礁溪鄉公所與代表會可以共同使用的會議空間,另外在這原本的舊建築後方新蓋了辦公空間。鄉公所的前後分別的新舊省道,而且新舊省道間有1公尺多的高度落差,加上要保留鄉公所前的空地,這空地對這邊的居民而言是很重要的活動空間,所以一併要保留。
來看看牆上有適合多雨的宜蘭的推窗,而且比一般推窗多了可愛的紗窗。
會議室與鄉公所新建物銜接的地方,色系與風格一樣,不特別說不會知道有古蹟與新建物之分。
漂亮的中庭,拱形門廊旁是浴室,原本設計是要開放的溫泉澡堂,不過後來並沒有開放。
這裡原本沒有欄杆,左手邊是鄉長辦公室,前鄉長希望這邊是開放的空間,而且是要用溫泉水就像是湯圍溝公園一樣可以免費溫泉水泡腳的地方,鄉民或是遊客可以來這邊親水,而鄉長有空時也來到這裡與大家聊天的空間。不過鄉長換人後原本設計的用意就改變了。
樹林中的停車場。這個空間原本就是苗圃,本來鄉公所想蓋立體停車場,但後來設計師保留住部份原有的樹木,變成現在所見的樹林中的停車場。很少見到這麼漂亮舒適的停車空間。
第二站來到楊士芳紀念林園,上次到楊士芳紀念林園就有的疑問是這裡並非他的故居為何蓋在此處?原來旁邊拜岳飛的廟當初是楊士芳所興建的廟,而這塊地原是廟方的土地,原本要將廟拆掉重建成大一點的廟,不過因為這廟有紀念價值,經過當時縣政府的溝通協調,以換地以及興建停車場等公共空間的方式換取保存古廟的空間。並在廟的後方建了楊士芳紀念林園,至於楊士芳是誰?owlet有看到一篇不錯的介紹請見:http://blog.xuite.net/akao_chen/mntnsea/23304249這邊就不多提了。
倉促的走一了圈後,跨越馬路經過鄂王社區抵達社會福利館,這棟建築物的主題是公部門空間與社區的連結,希望創造出一個友善社區的空間。
保留原有湧泉的區域,讓附近的居民可以保持來這取水洗滌的習慣。到了社福館很自然的會走到梅津棧橋上,這部份是owlet很愛的一個地方,改天在專程來紀錄這部份,加上這天的行程其實在這邊走得很趕,不過還是有偷聽到學員們私下討論說這裡的建築物與自然和諧融合的設計功力真是厲害。
會趕行程的原因就是已經有訂位要吃午餐了,而且沒想到的是中午是在我租屋處附近的餐館吃飯。這是餐館附近的老屋子,以及社區的綠美化,宜蘭市連這樣觀光客不會路過的巷弄,居然可以弄的這麼用心這麼可愛。我有見過社區的居民默默維護著這些花花草草,讚!
用過午餐後,開往凱旋國中的路上還特意路經舊省道,道路兩旁的濃密的樟樹很美,而且我還不之到這邊有這麼棒的林蔭大道。凱旋國中則是黃建興建築師的作品,而且這天是由黃建築師親自帶領大家來觀摩綠建築範例-凱旋國中。南屏國小也是該建築師的作品,而且得到2004 第一屆優良綠建築貢獻獎,而凱旋國中是榮獲96年度優良綠建築獎。owlet對於終於可以遇見興建宜蘭這些美麗的國小校園的建築師非常的高興,因為早就想知道這麼多美麗的校園幕後的推手是誰?
根據之前的觀察,宜蘭讓人感覺很優的建築往往找不到提名題字,非常的不同於以前常看到辦公大樓或是橋樑上XX長OOO的字體甚至比大樓名比橋名還大的情況。
沒有校門的凱旋國中,用此公共區域的裝置藝術品兼具校門的入口意象。
走下遊覽車緊接著就有雨遮的走廊,進入這走廊後就可以把傘收起來了,超貼心方便的。
凱旋國中的中軸線是對著龜山島方向,黃建築師說這是一種心理的好感,但真正的原因是要面對社區,因為學生是來自於社區。另一個因素是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因此作為一個學校,軸線面海可以迎接白天的海風,讓每間教室都有風可以貫穿。
少見的大遮棚罩住整棟3層樓的建物,讓我們即使是在雨天還是能有舒適的活動空間。
黃建築師慣以4個班級為一個班群,也就是一層樓相連的只有4個班,而這4個班的班導師共用一個導師辦公室,讓老師與學生有更多親近的機會,打破大辦公室的作法。
教室的牆,用這種黃建築師說一塊2元的紅磚,感覺超可愛,而且木頭的窗台一整個就是吧台般有休閒的感覺。整面牆只有砌90公分高的磚牆,減輕建築物的負重。
教室內運用井字型比較小的樑,不加天花版,同時符合建築法規、
節省樓層高度、並且製造出不壓迫的空間。
把洗手台、放置垃圾的地方移到後陽台,讓前面的走廊保持暢通與乾爽。
防颱防盜的百葉窗,這百葉窗是往左右拉開與關上的。
教室前超大陽台與上頭的遮棚,大陽台交錯排列,同時成為樓下的遮棚。雖然下著雨,我們一行40多人在走廊的活動空間感覺很寬敞,沒有因為雨天而有活動受限的感覺。
中庭的樹木,黃建築師說這是他比較不滿意沒有完成的部份,他原先希望中庭的樹木會是一片小森林的感覺,裡面加上合適的硬體設計就可以當作林間教室。
這樣漂亮舒適的學校,平均一坪的造價居然比一般蓋私有住宅還低!我還記得建築師說著蓋建築物前要先去基地感受風、要徹底做好基地的測量與風土的調查,以及興建時基礎打好一步一步蓋,可以省下許許多多額外的維護管理費。
owlet覺得宜蘭的建築好美,而且是以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為基石上興建,並且考量原有的使用者,owlet感覺這樣才是真正的”建設”吧!
宜蘭許多的建築都非常有自己的味道又不突兀
回覆刪除原來是有用心觀察的建築師
宜蘭人真幸福呢!
版主回覆:(11/02/2009 11:16:44 AM)
對阿~像這次黃建興建築師就有強調,常常有人問說怎樣才是綠建築,或是請他繪製綠建築的示範設計圖,他說他很怕這種東西,與環境相融合搭配的設計才是綠建築的關鍵。像是這次有一位學員一直問有沒有雨水收集回收系統,建築師笑笑回答說,雨水回收過濾處理系統很耗電,因為需要有馬達來抽水與過濾再利用,再來宜蘭不缺水所以沒有這個必要。真的很認同這樣的想法,並非為了綠建築而綠建築,而是真正的累積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與了解,再運用設計的手法讓建築物也生長在這塊土地上。
版主您好
回覆刪除黃聲遠先生大肆破壞宜蘭的景觀,不是你們外地人單單停留幾日,脫口說出的感覺,重要是實用嗎?安全嗎? 能用嗎?!
對在地人來說,一點都不美!
版主回覆:(12/05/2012 02:08:09 PM)
屬名宜蘭人的人,您好~
謝謝您的留言^^
首先,我要說明:我住宜蘭市,不是單單停留幾日的外地人。
我不清楚你與黃聲遠有何過節,或是多麼身受其害?我尊重你對黃聲遠的批評。
我相信公共建設就向光與影,有受益者的同時一定有損益者。
這篇文章寫於2009年,現在2012年回頭看,我覺得我更愛宜蘭了~
宜蘭真的會有機會接觸到為了公益認真做事情的人,不論在公部門或廠商都有,這真的很棒!
我在宜蘭生活的經驗也是真真切切觀察並感受到:許多很棒的生活空間恰好是黃聲遠與田中央建築師事務所施作的案子。我看到的是:更多友善行人的人行道、友善生態的綠帶、把這裡的歷史痕跡當寶的設計!我很愛宜蘭~我看到的宜蘭市因為黃聲遠的建築而美上加美!
祝福您~